案例名称:天津某造纸厂
污染问题:絮凝剂投加量过大,且效果不好
解决方案:采用我司絮凝剂进行投加。
处理后效果:废水处理絮凝剂投加量减半,处理成本降低40%。
2016年8月5日
到贵司的进行絮凝剂压泥选型试验。试验情况如下:
一、试验目的
以现用的絮凝剂作参照,选择压泥效果更优的絮凝剂,同时尽可能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。
二、试验准备
1、浓缩池水样:若干。
2、加药后水样:若干
3、1‰絮凝剂溶液:称取0.2g絮凝剂于250ml烧杯中,加200ml水,溶解。
4、500ml烧杯、玻棒、移液管若干。
三、试验过程
(一)压泥试验选型
1、用量筒准确量取浓缩池水样500ml于8个500ml烧杯中。将其按顺序编号。
2、用移液管移取现用的1‰絮凝剂溶液10ml、20ml、30ml、40ml、50ml、60ml、70ml、80ml按顺序投加到烧杯中(折算成含量1‰絮凝剂溶液投加量依次为20 mg/L、40 mg/L、60 mg/L、80 mg/L、100 mg/L、120 mg/L、140 mg/L、160 mg/L);搅拌15S后,静置30min。
3、30min后,选择现用絮凝剂最优的用量为80ml(折算成含量1‰絮凝剂溶液投加量依次为160 mg/L)
4、用移液管移取不同编号的1‰絮凝剂溶液各80ml按顺序分别投加到烧杯中;搅拌15S后,静置30min。
5、记录下上清液清澈、浮尘少、絮团较大的絮凝剂编号。
6、将絮团打散,看再次絮凝的效果。
7、用移液管移取效果好的1‰絮凝剂溶液40ml、50ml、60ml、70ml、80ml按顺序投加到烧杯中(折算成含量1‰聚丙溶液投加量依次为80 mg/L、100 mg/L、120 mg/L、140 mg/L、160 mg/L);搅拌15S后,静置30min。
8、记录下上清液清澈、浮尘少、絮团较大的絮凝剂编号。
9、将絮团打散,看再次絮凝的效果。
编号 |
水样体积(ml) |
药剂 编号 |
投加量 (ml) |
折算成原液投加量(mg/L) |
SS |
清澈度 |
絮团大小 |
1 |
500 |
现用 |
80 |
160 |
较少 |
较清澈、上清液有少许悬浮物 |
较大 |
2 |
500 |
现用 |
70 |
140 |
较少 |
较清澈、上清液有悬浮物 |
较小 |
3 |
500 |
现用 |
60 |
120 |
较多 |
较清、上清液悬浮物较多 |
小 |
4 |
500 |
现用 |
50 |
100 |
多 |
不清澈 |
小 |
5 |
500 |
现用 |
40 |
80 |
很多 |
很不清澈 |
小 |
6 |
500 |
011 |
80 |
160 |
无 |
很清澈、上清液无悬浮物 |
很大 |
7 |
500 |
011 |
70 |
140 |
很少 |
很清澈、上清液无悬浮物 |
很大 |
8 |
500 |
011 |
60 |
120 |
很少 |
清澈、上清液悬浮物较少 |
大 |
9 |
500 |
011 |
50 |
100 |
少 |
清澈、上清液悬浮物较少, |
大 |
10 |
500 |
011 |
40 |
80 |
较多 |
较清、上清液悬浮物较多 |
小 |
(二)水样絮凝剂效果对比表
编号 |
水样体积(ml) |
药剂 编号 |
投加量 (ml) |
折算成原液投加量(mg/L) |
SS |
清澈度 |
絮团大小 |
1 |
500 |
现用 |
4 |
8 |
少 |
清澈 |
大 |
2 |
500 |
现用 |
3 |
6 |
多 |
不清澈 |
小 |
3 |
500 |
现用 |
2 |
4 |
多 |
不清澈 |
小 |
4 |
500 |
现用 |
1 |
2 |
多 |
不清澈 |
小 |
6 |
500 |
011 |
4 |
8 |
少 |
清澈 |
大 |
7 |
500 |
011 |
3 |
6 |
少 |
清澈 |
大 |
8 |
500 |
011 |
2 |
4 |
少 |
清澈 |
大 |
9 |
500 |
011 |
1 |
2 |
多 |
不清澈 |
小 |
五、结论
1、在压泥试验中,现用絮凝剂在投加量为120 mg/L时,效果勉强可以接受,我公司编号为011絮凝剂在80 mg/L时,效果与现用絮凝剂120mg/L时基本一致。我公司絮凝剂在投加量为100 mg/L时,效果完全可以满足处理要求,单耗也达到招标要求。
2、在水样试验中,现用絮凝剂在投加量为8 mg/L时,处理效果较为理想,而我公司絮凝剂在投加量为4 mg/L时,处理效果与现用絮凝剂8mg/L时基本一致。即在达到相同效果下,我公司絮凝剂投加量仅为现用絮凝剂投加量的一半。